前幾天與同事去吃日本菜,閒聊間提到為什麼日本人會吃魚生(刺身),為什麼不煮了才吃。我想這個問題都幾有趣,就嘗試去搜尋答案。
日語"刺身"是指把新鮮的魚肉切成薄片然後生食的簡單料理。由於日本是島國,捕漁業從古至今都是重要的產業,新鮮的魚很容易到手,也是日本人愛吃魚的原因之一。日式的筷子頭比中式的尖,聽說也是因為方便挑魚骨。
有說吃生魚是源自漁民,把新鮮的魚切片生食本來是漁民的即席料理。古時未有醬油的時候,漁民是點醋或者伴薑來吃生魚的。後來醬油現身,人們漸漸改以醬油(甚至現代的wasabi)來代替。但醬油面世的時候價錢很貴,只有達官貴人才能吃得起;到醬油全面普及的時候,吃刺身的文化也同時在日本民間普及。
由於"刺身"的內容是不同的魚,為了識別碟上的是那一種魚,以前的人會用竹子穿起魚鰭,讓吃的人知道那是甚麼魚,有說這是"刺身"這個詞的由來("刺"日文是sasu,跟"插"同音)。但時而勢逆,現代人即使看到魚鰭也未必能夠分辨出魚的種類,所以這個習慣也慢慢的消失了。
另外,普遍而言,關東人和關西人吃魚生的習慣也不一樣,據聞關東的人比較喜歡吃像吞拿魚那樣的紅肉魚,而在關西,白身魚的魚生就比較受歡迎。而關東一般叫魚生就"お刺身"(osashimi),但關西則普遍叫做"お作り"(otsukuri)。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